雞冠花。一年草本植物,夏秋季開花,花多為紅色,呈雞冠狀,故稱雞冠花。原產(chǎn)非洲,美洲熱帶和印度。喜陽光充足、濕熱,不耐霜凍。不耐瘠薄,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。世界各地廣為栽培,普通庭園植物 。
形態(tài)特征:
一年生草本,株高40-200厘米,莖直立粗壯,葉互生,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肉穗狀花序頂生,呈扇形、腎形、扁球形等,自然花期夏、秋至霜降。常用種子繁殖,生長期喜高溫,全光照且空氣干燥的環(huán)境,較耐旱不耐寒,繁殖能力強。秋季花盛開時采收,曬干。葉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,全緣?;ㄐ蝽斏耙干?,扁平雞冠形?;ㄓ邪?、淡黃、金黃、淡紅、火紅、紫紅、棕紅、橙紅等色。胞果卵形,種子黑色有光澤。
雞冠花,莖紅色或青白色;葉互生有柄,葉有深紅、翠綠、黃綠、紅綠等多種顏色;花聚生于頂部,形似雞冠,扁平而厚軟,長在植株上呈倒掃帚狀。花色亦豐富多彩,有紫色、橙黃、白色、紅黃相雜等色。種子細(xì)小,呈紫黑色,藏于花冠絨毛內(nèi)。
雞冠花植株有高型、中型、矮型三種,矮型的只有30厘米高,高的可達(dá)2米,2009年大連沙河口區(qū)市民王錦章種出2.4米高的。雞冠花的花期較長,可從7月開到12月。本品為穗狀花序,多扁平而肥厚,呈雞冠狀。長8~625px,寬5~500px,最大直徑1000px。上緣寬,具皺褶,密生線狀鱗片,下端漸窄,常殘留扁平的莖。表面紅色、紫紅色或黃白色;中部以下密生多數(shù)小花,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質(zhì)。果實蓋裂,種子扁圓腎形,黑色,有光澤。體輕,質(zhì)柔韌。無臭,味淡。
雞冠花分紅、白、黃三種,雖為同屬,但因藥性不同,各有所供,市場上以紅雞冠花流通為主。以花大,顏色鮮艷、柄短為質(zhì)佳。
生長習(xí)性:
喜溫暖干燥氣候,怕干旱,喜陽光,不耐澇,但對土壤要求不嚴(yán),一般土壤庭院都能種植,是當(dāng)前發(fā)展庭院經(jīng)濟(jì)的一種新途徑,有識之士不妨一試。
繁殖方式
雞冠花用播種繁殖,于4-5月進(jìn)行,氣溫在20度-25度時為好。播種前,可在苗床中施一些餅肥或廄肥、堆肥作基肥。播種時應(yīng)在種子中和入一些細(xì)土進(jìn)行撒播,因雞冠花種子細(xì)小,覆土2-3毫米即可,不宜深。播種前要使苗床中土壤保持濕潤,播種后可用細(xì)眼噴壺稍許噴些水,再給苗床遮上蔭,兩周內(nèi)不要澆水。一般7-10天可出苗,待苗長出3-4片真葉時可間苗一次,拔除一些弱苗、過密苗,到苗高5-6厘米時即應(yīng)帶根部土移栽定植。